【#派派不派故事集】聊政治,或許是種最好的告別(上)
對很多人來說,聊政治可能會掀起家庭革命,但我今天想分享的故事,是聊政治如何讓我更瞭解爸爸,也讓我能和他能好好告別。
不過這是個漫長的故事,容許讓我分成幾次說吧。
────
爸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,而媽媽並不希望我們和爸爸因此斷了聯繫,所以逢年過節大家還是會聚在一起吃飯,不過父子間的關係好像就僅止於此。
一直到 2018 年公投前,才發現自己跟媽媽很難聊社會議題,因此決定轉向老爸。一開始因為共同的話題太少,所以過程不太順利。
比方說聊同婚公投,我會像跟網友論戰一樣不斷攻擊他的想法,到最後他會因為懶得跟我吵,而勉強同意我的觀點。不過最後到底他是怎麼投的,我根本不曉得。
但也因為這件事,我們開始在 Line 上聊起政治。
去年私菸案爆發時,他主動傳給我新聞連結後,我找了相反的立場回應他。接著,他傳了一句「不要碰政治,顧好生活比較重要」。
「明明自己先貼新聞,然後又要我不要碰政治?根本是自我矛盾跟逃避問題嘛!」我心裡惱怒地想。
當時正逢反送中事件,我傳了地鐵站孕婦被打的新聞,附上一句「你不碰政治,政治也會來碰你。難道你覺得她有想碰政治嗎?」
「她沒閃掉是她的命。這故事告訴我們,如果有集會就要避開。」他的這句話讓我瞬間理智斷線。
「她可能只是在回家路上,哪能選擇避開或不避開呢?然後,什麼是『命』?聽起來就是在講風涼話啊!」
我開始質問他,如果小時候他受傷,我也說那就是命,他會怎麼想?如果今天是我在地鐵站被打,他也會覺得這是我命歹嗎?
他想打電話跟我解釋,但在盛怒狀態下我完全不理,我甚至錄了一段話,跟他說我對他有多失望,然後我就沒點開他的回覆了。
幾個小時後,我還是按捺不住,又點開了跟他的對話視窗。我發現他沒有因為我火氣上來就準備跟我吵架,反而一直希望我冷靜下來。
儘管我仍覺得他是錯的,而自己是對的,但當下我還是跟他道歉,說自己太激動了。
「政治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講清楚的,有時間當面聊聊吧。」他的語氣一貫的和緩。但不知道當時的我在想什麼,覺得他像是要跟我說教吧,於是對他又是一頓冷嘲熱諷,接著丟了一堆資訊給他。
────
現在回想起來,我其實很佩服他能把情緒和議題切割得這麼清楚。這件事當然有好有壞,但相對於我兩三句話就爆走,他大可以選擇不再跟我聊政治,但他沒有這麼做。
那為什麼我這麼容易就激動起來呢?我開始自我反省。如果說是因為同理,難道這代表他不具備那樣的同理心嗎?
對話過程中的我毫不猶豫地這樣認定,但現在的我卻覺得不全然。
對我來說,有些議題不再只是議題,而是我的一部分,所以不容置喙。但對方不見得跟我一樣,把這些事情看得那麼重。
因為生命經歷不同,所以我們的優先順序一定也不一樣。任意假定對方「應該」跟你一樣重視你所在乎的事,其實也很不尊重對方吧?
另一個反思則是:對我們這個世代來說,鍵盤打字幾乎是基本能力,但跟我用文字溝通時,他幾乎都是用語音辨識,再慢慢改字。
當我一口氣寫了很多字,甚至用資訊轟炸他時,除了造成他的壓力外,其實他也無法好好消化那些訊息。
也是在這次對話後,我開始調整跟他的對話方式,也漸漸得起了些化學變化,甚至發生出乎我意料的結果。
但到底是什麼呢,就下禮拜再跟大家分享囉~
────
🤯 覺得在日常生活中聊政治很難嗎?
【派派不派故事集】單元,透過分享真實經驗,
給碰到對話瓶頸或心累的你一些鼓勵和靈感。
如果你從這次的【派派不派故事集】中獲得一些想法,
歡迎留言讓我們知道,然後也把故事分享給更多人吧!